1. 为什么要研究死亡?(课程简介)
查尔斯·科尔:《死亡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第一章“死亡教育”);
英格玛·伯格曼:《第七封印》(1957)。
2. 死亡的文化史
米歇尔·沃维尔:《死亡文化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前言“死亡镜中的人类历史”、第五部分“启蒙时代中
的生死问题”);
3. 灵魂与彼岸
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三章“世界宗教与死亡超克”);
弗雷泽:《金枝》,商务印书馆,2013(第十八章“灵魂的危险”);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第三篇“死亡与再生”)。
4. 定义死亡:跨文化的视角
莫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第四部分“集体暗示的死亡观念对个体的身体影响”);
查尔斯·科尔(等):《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十七章“协助自杀与安
乐死”);
G.德沃金等:《安乐死和医生协助自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第二章“死亡的区分”)。
5. 躲避死亡:器官移植与重症监护
余成普:《器官移植病人的后移植生活:一项身体研究》,载《开放时代》2011(11);
斯科特·卡尼:《人体交易》,中国致公出版社,2013(第三章“肾脏探勘”,第九章“长生不老的承诺”);
卡根:《死亡》,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第十一章“永生”)。
6. 临终:自我与命运
亚瑟·本森:《向死而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本书为日记,可选读)。
7. 临终:社群与社会
查尔斯·科尔(等):《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二部分“临终”)。
8. 葬礼
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商务印书馆,2010(第八章“丧葬”);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四章“现代城市中的‘生’与‘死’”);
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第二章“社会的系结与整合”、第三章“生命的存续与
过渡”)。
9. 记忆与创伤
阿列克谢耶维奇:《我还是想你,妈妈》,九州出版社,2015(自主选读部分);
迈克尔·雷明、乔治·迪金森:《温暖消逝》,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第四章“正视死亡的过程与丧亲之痛”、第五章
“一生中可能经历的死亡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