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详述
COURSE SPECIFICATION
联系授课教师。
The course information as follows may be subject to change, either during the session because of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or following review of the course at the end of the session. Queries about the course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course instructor.
1.
课程名称 Course Title
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
2.
授课院系
Originating Department
社会科学中心 Center for Social Sciences
3.
课程编号
Course Code
SS004
4.
课程学分 Credit Value
2
5.
课程类别
Course Type
通识选修课程 General Education (GE) Elective Courses
6.
授课学期
Semester
秋季 Fall
7.
授课语言
Teaching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8.
他授课教师)
Instructor(s), Affiliation&
Contact
For team teaching, please list
all instructors
袁长庚 Changgeng YUAN
社会科学中心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at Center for Social Sciences
Email: yuancg@sustech.edu.cn
9.
/
方式
Tutor/TA(s), Contact
NA
10.
选课人数限额(不填)
Maximum Enrolment
Optional
20
授课方式
Delivery Method
习题/辅导/讨论
Tutorials
实验/实习
Lab/Practical
其它(请具体注明)
OtherPlease specify
总学时
Total
11.
学时数
Credit Hours
32
2
12.
先修课程、其它学习要求
Pre-requisites or Other
Academic Requirements
NA
13.
后续课程、其它学习规划
Courses for which this course
is a pre-requisite
NA
14.
其它要求修读本课程的学系
Cross-listing Dept.
NA
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 SYLLABUS
15.
教学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本课程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有两个:
第一是通过学习文化研究的基本视角、理论,掌握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第二是具备从文化角度审视人类世界的意识和方法,这又进一步包含两个侧面,首先是横向上意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即使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家庭内部也存在诸多分歧。再次,要纵向理解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重要特征,
文化既是对人类局限性的妥协,也是对其加以克服的重要手段。避免扁平化地理解“人”,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研究和工作
当中运用这种意识。
This course aims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inquiries of Cultural Studies. The objective is: to define Cultural Studies as
a multiple discipline and to examine the specific methodologies it employs in the study of human being.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Studies as a field, we will attempt to investigate its intellectual genealogy such as feminist and
postmodernism; and to explore its relationship to social background. We will encourage students turn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se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with purpose of gaining basic cultural sensitivity.
16.
预达学习成果 Learning Outcomes
①学生能够理解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方法;
②通过课堂阅读和写作,使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一种不同的“读写”方法;
③学生对当代人类文化的基本状况有所认知,能够具备文化敏感性,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建立起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意识。
17.
课程内容及教学日历 (如授课语言以英文为主,则课程内容介绍可以用英文;如团队教学或模块教学,教学日历须注明
主讲人)
Course Contents (in Parts/Chapters/Sections/Weeks. Please notify name of instructor for course section(s), if
this is a team teaching or module course.)
第一讲:概述:文化研究的概念与方法
--“文化”的定义
--文化研究的两个维度:多样性与复杂性
--文化研究的方法
第二讲:文化研究理论 I:语言学转向
--意义与表征(representation
--维特根斯坦、索绪尔、罗兰巴特
3
第三讲:文化研究理论 II: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文化与生产、阶级
--威廉斯、霍尔、霍加特、威利斯
--《学做工》
第四讲:文化研究理论 III: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之后,杜尚,安迪沃霍尔与达达主义
--1968
--解构主义:托马斯库恩,德里达,鲍德里亚
第五讲:文化研究理论 IV:社会生物学
--人与动物
--威尔逊
--“人类动物园”三部曲
第六讲:全球化
--流动性与文化交融
--边界:重塑还是开放?
--文明冲突?
--全球化的文化景观
第七讲:身份与认同
--我是谁?亨廷顿最后的发问
--身份政治:二十世纪关键词
--平权运动
--身份的困境
第八讲:族群
--什么是族群?
--原生性与全球流散(diaspora
--边缘族群的日常
--族群冲突
4
第九讲:性别
--娜拉出走之后:二十世纪性别问题的追问
--女性主义的基本视野
--性别麻烦(朱迪·巴特勒)
--性别与文化表征
第十讲:青少年
--青少年文化:反叛与抵抗
--青年亚文化:西方摇滚乐
--打口一代:中国的青年与亚文化
第十一讲:边缘群体的日常生活
--芝加哥黑帮的一天(文卡斯特)
--海洛因、群体情感与莫斯科的城市边缘(Zigon
第十二讲:从电视到赛博空间
--电视与文化变革
--网络时代的文化再生产
--赛博人(cyborg
第十三讲:个案解析 I:《绝命毒师》
从本周开始,教师将以美剧《绝命毒师》为例来向学生展示如何应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讲的侧重在于分
剧中两位主人公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如何在周遭文化的推动下展开冒险。(将该剧看作是一部民族志作品)
第十四讲:个案解析 II:《绝命毒师》
第二讲的重点在于分析剧情延伸过程中重要的象征符号和价值标准。(将该剧看作是一套文化编码,创作人有意识地折
当代美国人生活的种种困惑和挣扎。)
第十五讲:个案解析 III:《绝命毒师》
第三讲的关键词日常生活,一方面要说明为什么日常生活对文化研究者而言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
何剖析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文化关键词,例如身体、道德、秩序、情感。
第十六讲:结语
--总结本学期课程内容
18.
教材及其它参考资料 Textbook an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5
本课程无固定教材,由教师收集、编纂相关阅读材料,可以参照由 Chris Barker 编写的教材: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第三版)。中文版为:《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孔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评估 ASSESSMENT
19.
评估形式
Type of
Assessment
评估时间
Time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 of final
score
违纪处罚
Penalty
备注
Notes
出勤 Attendance
10%
课堂表现
Class
Performance
10%
小测验
Quiz
课程项目 Projects
平时作业
Assignments
期中考试
Mid-Term Test
期末考试
Final Exam
40%
期末报告
Final
Presentation
其它(可根据需
改写以上评估方
式)
Others (The
above may be
modified as
necessary)
40%
20.
记分方式 GRADING SYSTEM
A. 十三级等级制 Letter Grading
B. 二级记分制(通/不通过) Pass/Fail Grading
课程审批 REVIEW AND APPROVAL
21.
本课程设置已经过以下责任人/委员会审议通过
This Course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ollowing person or committee of auth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