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1.
授课方式
Delivery Method
讲授
Lectures
习题/辅导/讨论
Tutorials
实验/实习
Lab/Practical
其它(请具体注明)
Other(Please specify)
总学时
Total
学时数
Credit Hours
32 32
12.
先修课程、其它学习要求
Pre-requisites or Other
Academic Requirements
PHY103B“大学物理(上)B”
13.
后续课程、其它学习规划
Courses for which this course
is a pre-requisite
无
14.
其它要求修读本课程的学系
Cross-listing Dept.
无
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 SYLLABUS
15. 教学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本课程是主要介绍作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基础与核心部分的物理学哲学,使学生能够了解物理学哲学
的基本内容,了解物理学哲学与一般科学哲学的关系;并能够将物理学哲学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并对自己
思想深处受到物理学所影响的部分有所了解及反思。
16.
预达学习成果 Learning Outcomes
深入了解物理学哲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对物理学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法等有整体的认识,并能将物理学
的基本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17.
课程内容及教学日历 (如授课语言以英文为主,则课程内容介绍可以用英文;如团队教学或模块教学,教学日历须注明
主讲人)
Course Contents (in Parts/Chapters/Sections/Weeks. Please notify name of instructor for course section(s), if
this is a team teaching or module course.)
1-16 周上课,每次 2 课时,共 16 次课。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第 1 次课 概论: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为何是自然科学的基础(2 课时)
内容简介:
a) 物理学的模本:几何学;
b) 物理学的目标:建立统一理论;
c) 物理学为什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第 2 次课 物理量:物质、能量等基本概念的操作定义(2 课时)
内容简介:
a) 什么是操作定义,如果通过一个操作来定义一个物理量;
b)质量的操作定义,以及物质的现象学分析;
c) 电量的操作定义、及现象学分析;
d)能量的操作定义,及现象学分析。
第 3 次课 经典物理学的自然图景·机械自然观(2 课时)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