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详述
COURSE SPECIFICATION
以下课程信息可能根据实际授课需要或在课程检讨之后产生变动。如对课程有任何疑问,请
联系授课教师。
The course information as follows may be subject to change, either during the session because of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or following review of the course at the end of the session. Queries about the course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course instructor.
1.
课程名称 Course Title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亚洲
AsiainWorldHistory
2.
授课院系
Originating Department
人文科学中心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
3.
课程编号
Course Code
HUM066
4.
课程学分 Credit Value
2 学分 2 Credits
5.
课程类别
Course Type
通识选修课程 General Education (GE) Elective Courses
6.
授课学期
Semester
春季 Spring
7.
授课语言
Teaching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8.
授课教师、所属学系、联系方
式(如属团队授课,请列明其
他授课教师)
Instructor(s), Affiliation&
Contact
For team teaching, please list
all instructors
包茂红教授 (Prof. BAO Maohong)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History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Email: baomh616@pku.edu.cn
9.
实验员/助教、所属学系、联
方式
Tutor/TA(s), Contact
NA
10.
选课人数限额(可不填)
Maximum Enrolment
Optional
2
11.
授课方式
Delivery Method
讲授
Lectures
习题/辅导/讨论
Tutorials
实验/实习
Lab/Practical
其它(请具体注明)
OtherPlease specify
总学时
Total
学时数
Credit Hours
32 32
12.
先修课程、其它学习要求
Pre-requisites or Other
Academic Requirements
13.
后续课程、其它学习规划
Courses for which this course
is a pre-requisite
14.
其它要求修读本课程的学
Cross-listing Dept.
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 SYLLABUS
15. 教学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从世界史的大视野出发,分析亚洲文明的发展历程。在解构“欧美中心论”的基础上,重构亚洲文明发
展史。把中国史融入世界史和亚洲史,并在全球和区域中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拓展亚洲文明史的范
围,引入环境史和海洋史的新思路。帮助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亚洲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6.
预达学习成果 Learning Outcomes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亚洲文明从中心到边缘到再回中心的曲折历程,增强作为中国人和亚洲人的认
同感以及自信心;帮助学生明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走向哪里?”,学会在深沉的历史中思考世
界、亚洲和中国的未来走向;帮助学生辨识亚洲和欧美文明的异同,形成文明开放交流和共同繁荣的新认
识。
17.
课程内容及教学日历 (如授课语言以英文为主,则课程内容介绍可以用英文;如团队教学或模块教学,教学日历须注明
主讲人)
Course Contents (in Parts/Chapters/Sections/Weeks. Please notify name of instructor for course section(s), if
this is a team teaching or module course.)
2-16 周上课,每次 4 课时,共 8 次课。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次课:导论(4 课时)
内容简介:
亚洲概念是欧洲人的创造;世界史、环境史、海洋史视野中的亚洲;亚洲从中心到边缘到再回中心;亚
洲史的学习方法和参考资料。
第二次课:从人类起源到帝国兴衰(4 课时)
内容简介:
人类起源的“单中心说”和“多中心说”;从城邦到王国再到帝国;亚洲不同类型的古代国家演进。
第三次课:古代亚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4 课时)
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和洲内贸易;物种交流和资源边疆扩展;宗教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创。
3
第四次课:亚洲从中心到边缘(4 课时)
内容简介:
从朝贡体系到条约体系;欧洲加入亚洲贸易体系;殖民主义、全球化与亚洲帝国的认识和应对。
第五次课:亚洲的重生(4 课时)
内容简介:
经济社会变化和民族主义的兴起;亚洲的改革;非殖民化运动;亚洲民族国家建立。
第六次课:日本的曲折探索(4 时)
内容简介:
明治维新;“大东亚共荣圈”;太平洋战争与日本第一次现代化的中断;如何认识史观和史实的关系?
第七次课:亚洲的冷战与热战(4 课时)
内容简介:
冷战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
第八次课:亚洲再回中心(4 课时
内容简介:
亚洲发展的不同模式;亚洲崛起的世界历史意义;从“文明冲突论”到“历史终结论”再到“人类命运
共同体”建设。
18.
教材及其它参考资料 Textbook an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教材和参考资料:
1.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宫崎市定,《亚洲史概说》,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年。
3.罗兹·墨菲,《亚洲史》,海南出版社,2004 年。
4.欧文·拉铁摩尔编著,《亚洲的“发现”:帝国与香料丝绸》,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年。
5.彭树智主编,《阿拉伯国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6.刘德斌主编,《东北亚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年。
7.白桂思,《丝绸之路上的帝国:青铜时代至今的中央欧亚史》,中信出版社,2020 年。
8.米尔顿·奥斯本,《东南亚史》,中国出版集团,2012 年。
9.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
10.菲利普·D·柯丁,《世界历史上的跨文化贸易》,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年。
11.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2.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年。
13.弗朗索瓦·吉普洛,《亚洲的地中海1321 世纪中国.日本.东南亚商埠与贸易圈》,广东新世纪出版集
团,2014 年。
14.
羽田正,《“伊斯兰世界”概念的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15.伯纳德·刘易斯,《穆斯林发现欧洲:天下大国的视野转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年。
16.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华书局,2011 年。
4
17.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 年。
18.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 年。
19.川胜平太,《文明的海洋史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年。
20.马凯硕,《亚洲人会思考吗?》,海南出版社,2005 年。
21.约翰•R.麦克尼尔,威廉•H.麦克尼尔,《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 21 世纪的人类网络》,北京大学出
版社,2017 年。
课程评估 ASSESSMENT
19.
评估形式
Type of
Assessment
评估时间
Time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 of final
score
违纪处罚
Penalty
备注
Notes
出勤 Attendance
10
人文中心课程考勤要求。
课堂表现
Class
Performance
小测验
Quiz
课程项目 Projects
平时作业
Assignments
期中考试
Mid-Term Test
期末考试
Final Exam
期末报告
Final
Presentation
90
其它(可根据需要
改写以上评估方
式)
Others (The
above may be
modified as
necessary)
20.
记分方式 GRADING SYSTEM
填报注意事项:
A.十三级等级制 Letter Grading
B.二级记分制(通过/不通过) Pass/Fail Grading
课程审批 REVIEW AND APPROVAL
21.
本课程设置已经过以下责任人/委员会审议通过
This Course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ollowing person or committee of authority
同意开设。
人文中心教学负责人:
年 月 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