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详述
COURSE SPECIFICATION
联系授课教师。
The course information as follows may be subject to change, either during the session because of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or following review of the course at the end of the session. Queries about the course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course instructor.
1.
课程名称 Course Title
博物学与自然教
Natural History and Natural Education
2.
授课院系
Originating Department
人文科学中心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
3.
课程编号
Course Code
HUM057
4.
课程学分 Credit Value
2 学分 2 Credits
5.
课程类别
Course Type
通识选修课程 General Education (GE) Elective Courses
6.
授课学期
Semester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秋季)
2020-2021 Autumn
7.
授课语言
Teaching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8.
他授课教师)
Instructor(s), Affiliation&
Contact
For team teaching, please list
all instructors
王钊,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Wang Zhao, Sichuan University,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for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ll Phone: 18811501700
E-mail: wangjindao23@sina.cn
9.
/
方式
Tutor/TA(s), Contact
NA
10.
选课人数限额(不填)
Maximum Enrolment
Optional
2
授课方式
Delivery Method
习题/辅导/讨论
Tutorials
实验/实习
Lab/Practical
其它(请具体注明)
OtherPlease specify
总学时
Total
11.
学时数
Credit Hours
32
12.
先修课程、其它学习要求
Pre-requisites or Other
Academic Requirements
13.
后续课程、其它学习规划
Courses for which this course
is a pre-requisite
14.
其它要求修读本课程的学系
Cross-listing Dept.
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 SYLLABUS
15.
教学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1. 介绍博物学在中西文化中的概况,以及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2. 介绍博物学在自然教育的作用和人类对自然的各种感觉反馈;
3. 介绍人类记录自然的两种博物学方式:自然文学写作和图绘自然;
4. 指导学生进行自然观察的实践活动,通过自然教育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16.
预达学习成果 Learning Outcomes
1. 了解博物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掌握它与科学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2. 了解自然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功效;
3. 了解自然文学写作的历史梗概,熟悉中外各类博物绘图的特征,并能亲手进行博物绘画实践;
4. 学会观察自然的方式,积累一定的博物学一阶知识,辨识一定数量的植物。
17.
课程内容及教学日历 (如授课语言以英文为主,则课程内容介绍可以用英文;如团队教学或模块教学,教学日历须注明
主讲人)
Course Contents (in Parts/Chapters/Sections/Weeks. Please notify name of instructor for course section(s), if
this is a team teaching or module course.)
双周上课,每次上 4 课时,共 8 次课。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课:博物学概论(4 课时)
主要内容:
1.本课程的总体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
2.基本概念的界定:博物学、Natural History 和博物
3.自然科学与博物学:自然科学的数理化、科学危机和博物学传统
4.西方博物学历史概览
5.中国博物学历史概览
6.博物学与学术:博物学编史纲领
7.博物学与地方性知识
8.博物学与生活:环境保护、自然教育与人类生存
3
第二课:自然教育(4 时)
主要内容:
1.概念界定:自然教育、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
2.自然教育中的博物学因素
3.自然教育中的德育
4.自然教育中的智育
5.自然教育中的体育
6.自然教育中的美育
7.案例: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念与方法
第三课:自然中的感觉经历及实践(一)(4 课时)
主要内容:
前两个课时:
1.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2.自然美与人类的心灵启迪
3.自然感受与人的身心健康
4.讨论:自己在自然中的一次感觉经历
后两个课时:户外授课
带领学生熟悉校园中常见的华南动植物,现场进行博物学知识讲解。
第四课:自然中的感觉经历及实践(二)(4 课时)
主要内容:
前两个课时:
1.自然中的视觉感受
2.自然中的听觉感受
3.自然中的嗅觉感受
4.自然中的触觉感受
后两个课时:
户外授课:带领学生感受校园中自然景物带给人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体验
第五课:图绘自然(一):西方博物学绘图与传统印刷术(4 课时)
主要内容:
1.博物学与图像记录的关系
2.西方博物学绘图的理论基础与兴起
3.欧洲古典时期的博物学绘图及艺术
4.欧洲中世纪的博物学绘图及艺术
5.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学绘图艺术
6.欧洲近代博物绘图及艺术
7.欧洲现代博物学绘图及发展
8.欧洲博物学绘图的传播与传统印刷术的发展
第六课:图绘自然(二):中国及世界各地的博物学绘图传统4 课时)
主要内容:
1. 科学绘图与博物绘画
2. 世界各地的博物绘画概览
3. 中国传统绘画与博物学
4
4. 中国传统博物绘画案例(1):宋代花鸟画
5. 中国传统博物绘画案例(2):清宫博物绘画
6. 中国传统博物绘画案例(3):广州的外销博物通草画
7. 中国现代生物科学绘图概览
8. 中西博物绘画之比较
第七课:博物学绘画讲座及体验活动(4 课时)
主要内容:
前两个课时:
邀请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的美术编辑李聪颖举办课程讲座,协助任课老师授课,主要面向学生讲
授博物绘画的绘制技巧。
后两个课时:
自然写生观察:任课老师与邀请嘉宾带领学生进行博物绘画写生创作,画种主要以速写、水彩、国画为
主,可以户外写生,也可以室内绘画。
第八课:自然文学介绍(4 课时)
主要内容:
1.人类对自然的文字描述传统
2.自然文学的概念和兴起
3.美国自然文学介绍
4.欧洲自然文学介绍
5.经典自然文学作品导读,以《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和《瓦尔登湖》为例
6.自然文学在中国
7.自然观察笔记的写作训练(1):观察身边的自然
8.自然观察笔记的写作训练(2):研究自己的乡土
9.讨论:自然笔记与自己的生活
10.总结全部课程
期末考核内容:
1. 期末考核方式:考查(课程论文),期末完成一篇 2000-5000 字的课程论文,可以是读书笔记,也可以
是对课堂任何内容的一次扩展性论述。;
2. 两次课堂作业:(1)撰写一段自己亲身观察自然之后的文字;(2)第二次实践活动绘制的博物绘画
作品;
3 课堂提问;
4. 课程缺勤率达到 50%以上,不允许参加期末考核,该门课程记 0 分。
评分标准:
评分等级
具体标准
A+
97-100
1、论述命题分析能力强,重要问题论述充分,合理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
2、善于综合全面地利用各次课程中教授给予的工具和知识;
3、无无故缺席。
A
93-96
1、论述命题分析能力较强,重要问题论述较充分,较合理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
2、善于综合全面地利用各次课程中教授给予的工具和知识;
3、无无故缺席。
A-
90-92
1、论述命题分析能力较强,重要问题论述较充分,较合理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
2、善于综合全面地利用各次课程中教授给予的工具和知识;
5
3、无无故缺席。
B+
87-89
1、论文命题分析能力较强,重要问题论述较充分,较合理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
2、善于利用课程中教授给予的大部分工具和知识。
B
83-86
1、论述命题分析能力较强,重要问题论述较充分,较合理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
2、善于利用课程中教授给予的一部分工具和知识。
B-
80-82
1、论述命题分析能力一般,重要问题论述较充分,较合理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
2、善于利用课程中教授给予的某些工具和知识。
C+
77-79
课堂表现和作业均无较大问题,有较多亮点。
C
77-79
课堂表现和作业均无较大问题,有部分亮点。
C-
70-72
课堂表现和作业均无较大问题,亦无亮点。
D+
67-69
课堂表现和作业有较大问题但有较多亮点。
D
63-66
课堂表现和作业有较大问题但有部分亮点。
D-
60-62
课堂表现和作业均有较大问题但有亮点。
F
0-59
未完成基础要求,或课堂表现,作业有严重问题亦无亮点。
18.
教材及其它参考资料 Textbook an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参考资料:
1.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中国友谊出版社,2017
2. 彼得·哈里森,《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2019
3. 程虹,《宁静无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4. 程虹,《寻归荒野》,新知三联书店,2011
5. 范钦慧,《大自然的声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6. 菲利普·鲍尔,《图案密码:大自然的艺术与科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7. 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8. 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译林出版社,2018
9. 刘华杰,《西方博物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10. 刘华杰,《博物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1. 刘华杰,《博物学文化与编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12. 卢梭,《植物学家通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3. 罗伯特·赫胥黎,《伟大的博物学家》,商务印书馆,2015
14. 蒙德葛察,《自然教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15. 吴国盛,什么是科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16. 朱迪思·马吉,《博物学家的传世名作》,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课程评估 ASSESSMENT
19.
评估形式
Type of
Assessment
评估时间
Time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 of final
score
违纪处罚
Penalty
备注
Notes
出勤 Attendance
10
人文中心课程考勤要求
课堂表现
10
6
Class
Performance
小测验
Quiz
课程项目 Projects
平时作业
Assignments
40
期中考试
Mid-Term Test
期末考试
Final Exam
期末报告
Final
Presentation
40
课程论文
其它(可根据需
改写以上评估方
式)
Others (The
above may be
modified as
necessary)
20.
记分方式 GRADING SYSTEM
A. 十三级等级制 Letter Grading
B. 二级记分制(通/不通过) Pass/Fail Grading
课程审批 REVIEW AND APPROVAL
21.
本课程设置已经过以下责任人/委员会审议通过
This Course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ollowing person or committee of authority
同意开设。
人文中心教学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