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讲解各种小型增减材加工工具和主流绘图,建模软件的使用。工具的发展必然促进着知识的进步,而
知识又牵引着工具的革新。无论是物理还是数据化的工具,可以打通与传承的,是工具特定的属性与使用
价值。见证实例与亲手使用工具建造一个可以扩充的模型,是强化基本工具观不二的途径。
3. 表达的力量:2D 和 3D 再现(4 课时)
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有着它们自身的面目并为人眼所见。但是当它们从人的记忆中抽出,并重新通过
某种技术手段以 2D 平面或者 3D 立体的形式呈现时,往往会被赋予新的属性与气质。而这就是表达的
力量所在。不同的技术工具会让“表达”如虎添翼,本课通过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的案例,让学生去
理解“表达”在“再现”中承担的角色以及其对空间创造带来的影响。
4. 面对现实的实践:评价标准的问题(4 课时)
“创新空间”该如何定义?如果这个概念不被界定,那么具有创新的空间是否还能被设计?本课程将
引导学生介入身边的环境与空间(主要在校园空间中挑选相关实例),在提出方案的同时进行实操,
在过程中意识到评价的生成与标准的“被生成”是如何一步步相互推进的。
5. 建筑体验、设计策略、空间思考:广义设计学(4 课时)
基于“空间”的思考与实践不可避免的需要了解建筑学的内容,比如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对人的影
响。这其中又包含着广义的设计学内容。本课通过对空间设计改造的案例讲解,让学生理解设计在空
间中的“包容性”与面对现实时所该具有的“局限性”。
6. 对象和场域:搭建工作坊(4 课时)
“创新空间”不仅自身是创新的,它还具有生成“创新”的能力。利用身边的条件,在预知使用者以
及现存场域的情况下,组合搭建一个不仅拥有最基本工作条件而且还能激发创造力的空间——工作坊
是让学生了解空间设计的重要实践,也是课程结课项目的预演。本课通过强调工作坊本身的组织形
式,实际上已经帮助学生迈出创新空间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7. 干预、改造和共生:目标和策略(4 课时)
创新空间的设计牵动着物与物的关系,物与人的关系甚至也协调着人与人的关系。它最终应该导向具
有“高效”、“可重复”、“创造力”的特点。本课侧重于邀请课外专家和课程评议人,对学生创想
案例进行讲解评议,让同学从“后评价”的层面理解设计,并逆向重塑对于目标与策略的理解。
8. 汇报和评讲。(4 课时)
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全面回顾,并且对学生的期末项目进行点评与总结。
最终考核成绩内容及评定构成:
1、期末考核内容为利用课程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出一个创新空间的原型,并以各种技术手段予以展示,
呈现和讲解,评估其可行性并提出使用设想。
2、基础要求为对课程内容有全面深入的基本理解,完成三分之二以上的平时作业,完成期末作业。不得
无故缺席三次以上。
3、完成基础要求的前提下,最后大作业的完成质量特别优异或低劣可以视情况向上向下浮动两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