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共 32 学时,每次 4 学时,共 8 次课。
第一课:古希腊,科学的源头
主要内容:
1. 本课程的总体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
2. 基本概念的界定:科学、技术、文明
3. 前希腊时期世界文明的总体格局
4. 古希腊哲人的思想,自然哲学;四元素说;解释现象
5. 确定性知识的来源,从先知到哲人。前苏格拉底时期;
6.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理念与经验
7. 自然科学两大传统:数理科学与博物学自此分野
8. 讨论:为什么要学习科学史?
第一次课,不预留阅读材料。如有可能,希望同学能够预先阅读教材中关于古希腊及此前的部分。此后,教师会从教材和
参考文献中选择部分内容,要求同学预先阅读。也可以可能补充相关论文文献。
第二课:科学是否必然是正确的?希腊化-罗马
主要内容:
1. 自然规律还是解释方案?
2. 欧式几何,数理科学的模本:从基本定义和公理,到定理,建构完整理论体系
3. 数理科学为什么会从天文学开始成熟?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
4. 罗马的科学和技术简述
5. 阿拉伯的科学和技术简述
6. 这一时期的世界文明格局
7. 以托勒密的天文学为例,讨论:科学是否一定是正确的?
第三课: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
主要内容:
1. 如何理解通常所说的中国古代的科学?